““网红”景点借助短片视频平台打出名声 适当限流才是长久之计”
一点是通过“网红”景区吸引游客的想法可以理解,但要搞好景区流量管理,加大创新和投入,让游客能够进入、停留、玩耍。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现在,除了以前流传过的热门景点外,新晋的“网红”景点也争夺着众多游客,去“打卡”。
各种“网红”景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网络社会交流媒体的兴起有关。 以前鲜为人知的小景点,利用嘀嗒、快手、微视等短篇视频平台和微信公共平台等媒体工具,在网上广泛传播后,到访的人群迅速增加,短时间内人数众多。 巧妙地在网络上出名,领略“培育在深闺中”的美丽,从旅游营销的创新来看,具有新意。
但是也有“幸福的烦恼”。 每个周末和公共假期,有点“网红”的景点经常出现过度使用的场景。 几平方公里的湖,从早到晚有10万多人跑来玩。 在老城的街道上,游客靠在一起,每错一步都很费力气……
要去“网红”景区热闹,本来无可厚非,但弊端也很明显。 超出接待能力的客流,旅游景点、景区商业门店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质量难以维持正常水平的自然环境受到破坏,也可能影响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 这些问题值得重视。
有的地方通过建立“网红”景点来吸引游客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搞好景点建设,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可以在景点游玩。 之所以“网红”景点游客的实际容量和可承载的人流量存在差异,是因为景点的基础设施、产品规划设计、开发不科学。 道路狭窄、休息场所太少、登山步道太陡、缆车数量少、玩耍的娱乐设施少等,都会导致交通堵塞。 只有加大创新和投入,增加景区承载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才能让游客进来,停留,好好玩耍。
此外,适度的景区限流,可以在充分保护景区文物和自然资源的同时,让游客有更安全、更好的游客体验,这个方法可以根据现实情况适当使用。 例如,故宫实行限流政策以来,更好地提高了游客的体验,增进了游客对国粹和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的认识。
游客也必须树立理性健康的旅游理念。 前几天,网络上的“教你一整天如何在15个“网红”观光地到处走”的旅行攻略成为了话题。 有网友质疑“走马观花式的‘打卡’有什么价值?” 毫无疑问,这次快餐旅行失去了旅行的真正意义。 不是因为到处都是人多热闹,而是一场精神的旅行,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自然鬼斧神工给人类的礼物,欣赏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丰富游客自身的精神世界。
人民日报( 2019年07月17日版)
免责声明:凤凰报业网凤凰分类目录网致力于打造中国专业的网站分类目录平台,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